武陵源区融媒体中心10月11日讯(通讯员 屈泽清 杜毛玲)秋风渐起,桂花飘香。近日,张家界市武陵源区中湖乡石家峪村“妈妈零工帮扶车间”集中发放工资,前来领薪的“妈妈们”脸上笑开了花。
“王真桂,2209.5元;陈生荣,2124.1元……”随着工资表上的数字一一念出,一张张钞票递到“妈妈们”手中。陈生荣接过工资,乐呵地说:“这是我做手工的收入,靠着它,家里开销轻松多了!”
当天,共为全村45名留守妇女、残疾人和老人发放了2.1万元工资。
现场的其他人被陈生荣朴实的话语感染,纷纷感慨,多亏有了妈妈零工帮扶车间,为她们架起了就业桥,让她们既能守着家,又能靠双手挣钱,真正实现了守家赚钱两不误。
中湖乡石家峪村是武陵源区的偏远山区村,留守妇女、老人、儿童居多,年轻人大都外出务工。为增加石家峪村特殊人群的收入,经过多方协调,2024年7月,外贸型企业湖南占生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的妈妈零工帮扶车间落户该村。经过培训,村里大部分留守妇女、残疾人、老年人掌握了组装半成品的技术要领。由于工作方式简单、灵活,以计件方式获得报酬,多劳多得,多了一条增收门路。
村民陈生荣因腿脚不方便,她一直未能外出打工挣钱,成为了一名留守妇女。当得知村里建起了妈妈零工帮扶车间时,在家里就能完成工作。她立即报名,从留守妇女变成了上班族。
陈生荣托人将塑料半成品带到家中,自己在家里完成加工,再托人带回村里。2024年9月份至12月份,她领到了800多元工资。这次发放2025年1月至8月份的工资,她再次领到了2124.1元。
这种模式激活了乡村“她力量”,也织密了就业网。“妈妈们”在这里学技能、挣收入,慢慢实现经济独立,找到了自我价值。
妈妈零工帮扶车间是妈妈工厂的提质升级版,是妈妈工厂向乡村的延伸。石家峪村的妈妈零工帮扶车间就像一颗火种,点燃了当地妇女的增收希望,也给武陵源区的乡村发展添了活力。区妇联主要负责人介绍,截至2025年9月底,全区建立了10家帮扶车间,实现6个乡(街道)全覆盖。涵盖零件加工、手工制作、电商客服、家政服务及农产品种采加工等轻体力领域,既有石家峪村塑胶半成品组装车间,也有军地坪街道家政服务车间,让更多不同技能、不同需求的农村妇女群体找到了适配岗位,用勤劳的双手绘就了乡村振兴的新图景。
来源:武陵源区融媒体中心
作者:屈泽清 杜毛玲
编辑:毛娟
本文为武陵源新闻网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