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源区融媒体中心10月28日讯(通讯员 罗文姣 贺林 吴惟肖)“手机丢失不到一小时就找回,武陵源的警务效率太让人惊喜了!”近日,重庆游客杨女士在湖南张家界武陵源景区领回失物时连连称赞。这暖心的场景,并非偶然,正是张家界市公安局武陵源分局创新旅游警务工作的生动缩影。
今年以来,武陵源公安分局坚定“安全有序为基础、智慧建设为支撑、游客满意为根本”的思路,锚定“平安生态旅游警务”建设目标,从机制、科技、服务三大维度同步发力、深度创新,成功破解旅游高峰期警务工作难题,为景区筑牢安全防线,也让每一位到访游客感受到贴心守护。
机制革新:构建“1234”警务新体系
“原本只是因高温排队起了点小争执,没想到民警和景区、市场监管的工作人员一起,几分钟就把事儿捋顺了,一点不耽误游玩!”日前,因排队引发的游客与商户纠纷,武陵源分局水绕四门派出所联合文旅、市场监管等部门,快速联动调解圆满解决。游客的由衷认可,正是武陵源分局“1234”旅游警务机制高效运转的生动写照。
今年以来,武陵源分局摒弃传统警务“单打独斗”模式,创造性推出“1234”旅游警务新机制,通过“一个中心统筹、两个片区实施、三防建设兜底、四个联动发力”,实现涉旅治理精准高效。
“一个中心统筹”打破部门壁垒,整合旅游警察大队、森林公安分局等力量,成立旅游生态警务中心,集中办理涉旅审批与行业监管。“两个片区实施”将全区划分为核心景区片与城区片,联合文旅、市场监管、交通等部门联合办公,实现监管无死角。在“三防”建设中,景区保安人数同比上升117%,新增补盲公共视频,构建起人防、物防、技防立体防线。“四个联动”中心则通过综合执法、警情处置等专项平台,今年已牵头开展20余次专项整治行动,调解纠纷400余起。
科技赋能:打造“秒级响应”安全网
如今,行走在武陵源景区,看得见的是奇峰秀水,看不见的是“智慧警务”织就的安全网。“前端快速处置+后端专业支撑”的智慧警务模式,使武陵源分局对辖区的安全守护更高效。
今年节假日期间,一名江苏的5岁小男孩在标志门门票站与家人走散,面对人山人海的游客,家人焦急万分。派出所接到报警后,立即启动智慧警务系统,通过调取出入口及景点视频画面,仅用时15分钟就锁定走失儿童位置,并成功找回。
该分局整合监控资源,在标志门广场建成一级旅游快警平台,核心景区布局二级快反平台和三级群防群治平台,形成“1个指挥中枢+4个派出所+38个群防群治平台”的三级响应体系。景区平均出警时间缩短至5分钟以内,98%的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阶段。
服务升级:彰显“如沐春风”警务温度
十岁男孩因与父亲争吵,冲进民宿外的山林,夜色深沉且山间蛇虫出没,民警兵分两路展开搜寻,历经一个多小时终将男孩安全寻回;执勤交警用一口流利的英文为外籍游客解惑,用贴心服务展现温度。在张家界武陵源,这些满是暖意的场景每天都在发生。武陵源分局以“游客满意为根本”,从应急救助、精准服务、市场治理三个维度推进服务升级,用有速度、有精度、有温度的警务服务,让每一位到访“仙境张家界”的游客,都能感受到如沐春风的贴心守护。
武陵源分局对索道、环保客运等重点企业实行党委包保,推动企业优化行程、错峰疏导,破解拥堵“瓶颈”。同时强化民生服务,在景区各执勤点配备应急药箱,确保关键时刻发挥作用,并设置多语种服务手册,解决外籍游客难题。今年以来,“铁腕治旅”专项行动也成效显著,旅游市场秩序明显改善。
如今,在武陵源三千奇峰间,武陵源民辅警的身影穿梭在景点街巷。从机制创新到科技赋能,从精准打击到暖心服务,武陵源公安用“响应速度”“防控精度”与“服务温度”,为世界自然遗产地筑起安全屏障,让“仙境张家界”的金字招牌更加闪亮。
来源:武陵源区融媒体中心
作者:罗文姣 贺林 吴惟肖
编辑:王娇
本文为武陵源新闻网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