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源区融媒体中心10月14日讯(通讯员 屈泽清 陈星翰)10月14日,张家界市武陵源区协合乡黄家坪学校教室内,阳光透过窗棂落在孩子们的发梢。当日,“源予爱”心理关爱行动第十六站在此启动,8名困境儿童在心理咨询师的引导下,开启了一场治愈心灵的旅程。
这些孩子的心事,藏在各自的沉默与举动中。一名10岁儿童常年低着头,手指反复绞着校服衣角。因父亲常年患病、母亲打零工的家庭困境,他习惯用沉默隔绝外界,面对同学搭话总是飞快躲开。另一名11岁儿童则用“捣乱”刷存在感:故意扔课本、上课突然起身走动、念叨无人能懂的短句,以此掩饰内心的孤单。
“我们来玩情绪卡片游戏吧,找找和自己心情一样的图案。”心理咨询师拿出绘有笑脸、哭脸的卡片,轻声邀请孩子们参与。半小时后,变化悄然发生:此前沉默的孩子拿起灰色卡片小声说“这是我”;爱“捣乱”的孩子在团体互动中主动帮同学捡起彩笔,嘴角露出难得的笑容。当志愿者递上装满笔记本、水彩笔的爱心礼包时,沉默的孩子突然抬头红着眼眶说“我会好好读书,帮妈妈减轻负担”,爱“捣乱”的孩子也拉着咨询师的手追问“你们下次还来陪我画画吗”。
这场温暖的改变,是“源予爱”心理关爱行动的日常。与以往不同,此次行动为每个孩子建立了专属成长档案,不仅记录首次心理测评结果,更标注个性化需求——有的孩子渴望被肯定,对自然科学感兴趣;有的孩子喜欢绘画,需要规律陪伴。
作为武陵源区重点民生项目,“源予爱”已构建起区委社会工作部牵头、六部门联合主导、专业机构支撑、社会公众参与的帮扶机制。区委社会工作部、区教育局等部门统筹协调,联动张家界心之力心理咨询有限公司、市12355青少年服务台等专业力量,形成“心理援助+物质保障+爱心爸妈关怀”的三维帮扶模式。
下一步,“源予爱”心理关爱行动将持续深入校园与社区。专业咨询师将定期驻点,通过一对一沟通、团体辅导等方式帮孩子解开心理“小疙瘩”;学校与公益组织则会精准摸排需求,及时送上文具、衣物等物资,既抚平孩子心理焦虑,也解决生活难题,用实际行动为困境儿童撑起安稳的成长蓝天。
来源:武陵源区融媒体中心
作者: 屈泽清 陈星翰
编辑:吴文锦
本文为武陵源新闻网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