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源区融媒体中心10月10日讯(通讯员 钟意)“食材新鲜、搭配科学,孩子在校吃得舒心,我们心里更踏实!”近日,武陵源区第一中学的家长们在交流中不约而同地为校园食堂的新气象点赞。这一变化,源于今年九月全区启动的“校园餐”集中整治“突击战”。一场关乎近万名学生健康成长、牵动千家万户的校园餐饮品质提升行动,正在这片教育热土上扎实推进。
严把源头,筑牢优选优供“防火墙”
今年暑期,武陵源区顺利完成中小学食堂大宗食材及营养餐统一招标工作,历经67家企业激烈竞逐,最终甄选出16家资质过硬、信誉优良的供应商。为保障遴选过程公平公正,各学校主动邀请家长代表与社会人士参与实地考察与量化评分,从源头构筑食品安全的第一道防线。
聚焦问题,精准施策“破解难题”
整治工作开展以来,全区系统梳理出五大类44项具体问题,截至目前,已完成整改40项。针对食材采购不规范这一“老大难”问题,区教育局不仅建立了供应商考核评价退出机制,还专门制定《供应商考核制度》,明确规定得分低于80分的供应商将被直接清退,并禁止参与后续招标,以刚性制度守护食材品质。
同步推进财务规范化建设,专项审计已陆续进驻武陵源区第二中学、军地小学等单位。“每一笔支出透明可溯,每一分经费都用于学生膳食”,区教育局财务负责人语气坚定。此外,全区累计投入60余万元,用于索溪峪街道、协合乡等地学校的厨房设备升级,全面提升供餐保障能力。
智慧赋能,构建现代监管“新范式”
面对传统监管中人手紧、效率低、预警迟等痛点,武陵源区正全力打造全区一体化的智慧食堂云监管平台。该系统融合视频监控、物联网感知与AI图像识别等技术,实现后厨24小时实时监测与违规行为智能识别;依托智能收货秤精准核验食材,结合云平台对采购、仓储、财务等环节实施全流程闭环管理,推动校园餐管体系向透明化、智能化、现代化迈进。
家校共育,织就多元监督“同心圆”
9月11日,武陵源区第一中学举办“食堂开放日”,150余名家长走进后厨,全程观摩食材储存、加工烹饪、餐具消毒等环节。次日,区机关幼儿园也迎来家长与社区代表,整洁的环境与规范的操作赢得广泛认可,“放心、安心”成为共同心声。
目前,此类开放活动已在全区推广。各校均成立膳食监督家长委员会,家长与社会代表比例严格控制在50%以上,全面参与招标采购、陪餐评鉴及财务公开等环节。校长陪餐制度同步落地,陪餐记录细致记录体验感受与改进建议,形成监督闭环。
立足长远,构筑可持续“营养生态”
“我们不仅要通过‘突击战’破解当前难题,更致力于构建一套让家长放心、学生满意的长效保障机制。每一餐背后,都寄托着孩子健康成长的期望,这份责任,我们始终铭记于心。”区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从阳光采购到智慧监管,从校长陪餐到家长共治,武陵源区正以扎实行动守护学子“舌尖上的安全”。下一步,将紧紧围绕校长第一责任、大宗食品供应商管理、食堂财务规范等十大关键领域持续发力,全力打造校园餐饮管理的“武陵源样板”,为学生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来源:武陵源区融媒体中心
作者:钟意
编辑:毛娟
本文为武陵源新闻网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