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源区融媒体中心10月16日讯(通讯员 刘辉)近日,中共湖南省委、湖南省人民政府发布《关于表彰湖南省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和模范个人的决定》,张家界市武陵源区军地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向灵利荣获“湖南省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荣誉称号。在她的带领下,学校创新构建“课堂育苗、活动润蕊、关爱护果”“三维一体”民族团结教育体系,教师成为民族团结践行者,在武陵源绘就“石榴花开满园芳”的动人图景。
课堂育苗:播撒民族团结种子
课堂是民族团结教育的主阵地。向灵利带领教师团队精心编选《敕勒歌》《木兰辞》《格萨尔王传》《阿诗玛》《边城》等民族经典,让学生在每周阅读课诵读、讲述民族团结的故事;美术课堂上,学生学习绘制苗族银饰纹样、白族扎染图案,参与土家织锦制作,汉族学生邓琳描绘白族同桌节日盛装、朝鲜族学生韩静秀画土家族赶年饭场景,郭沐晨的《土家小木屋》手工获省艺术展演一等奖;音体课堂将《达坂城姑娘》《爱我中华》等民族音乐编成团结健身操,维吾尔族学生金多惠主动领唱《爱我中华》,学校各族学生参演的《梨园春晓》获省艺术展演二等奖。
活动润蕊:滋养民族团结花蕾
各类校园活动为民族团结搭建平台。校园艺术节上,土家族学生孙雅琪带汉族同学跳融合土家摆手舞与汉族秧歌的舞蹈,200多名学生表演中华民族服饰秀,1500余名师生齐唱民族歌曲;校园劳动节成美食盛宴,朝鲜族家长教做打糕,维吾尔族学生带来拉条子,苗族家长现场打糍粑;“师生结对·同心筑梦”行动中,汉族教师宋玲通过“语言小灶”帮维吾尔族学生古丽米热攻克普通话难关,使其成长为校园广播站“金话筒”。
关爱护果:收获民族团结硕果
向灵利带头关爱各民族学生成长。维吾尔族学生玉散·麦麦提乃比因语言和基础问题厌学,她每周都会利用下班时间辅导,助其两年后以优异成绩升初中;朝鲜族学生金超炫因普通话不标准自卑,她指导班主任开设家乡话小课堂,让其教朝鲜语,助其重拾自信并获朗诵比赛二等奖;疫情期间,得知留守儿童佳佳因为家里没有网络无法上网课,她立即驱车20公里送去平板电脑,并联系运营商解决网络问题。临走时,佳佳塞给她写有“校长妈妈,我长大了也要帮助别人”字样的纸条,这张纸条至今还保存在向灵利的办公桌抽屉里。
在军地小学校园内,民族团结的宣传栏季季有更新,教室民族文化角每学期有惊喜。学校为每一名少数民族学生建立了个性化成长档案,记录下他们的学习轨迹和生活的点滴。学校连续多年开展走进学生家中家访活动,实现了各民族学生家庭走访全覆盖。
向灵利表示,在今后的学校工作中,将始终践行“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理想信念,不断创新活动载体,拓展活动内涵,让民族团结的种子在孩子们心中生根、发芽、结果。
来源:武陵源区融媒体中心
作者:刘辉
编辑:吴文锦
本文为武陵源新闻网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