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源区融媒体中心4月22日讯(记者 张婷)“以前夏天最怕电压不稳,冰柜里的西瓜成筐成筐地烂,现在电压稳了,我这心里也踏实了。”在武陵源商业城经营水果店的唐有国,看着崭新的智能电表箱感慨。
近日,随着商业城电力改造工程全面投运,536户商户彻底告别了“用电如抽盲盒”的日子,而这背后,是索溪峪街道持续深化基层治理,以“群众点题”推动“难题破解”的生动实践。
唐有国的水果店是商业城电力变迁的“活档案”。作为2016年首批入驻商业城的“元老级”商户,他亲历了从频繁停电时冒险私拉电线,到如今电力改造后安心扩大经营的转变。“最严重的一次停电长达半个月,我和隔壁几家商户凑钱租发电机,噪音吵得客人都不愿进门。”他回忆道,冰柜断电化冻、网络支付瘫痪、电动卷帘门卡死……这些因停电引发的“连锁反应”曾是商户们的集体痛点。
附近的眼镜店老板胡小华对此感同身受:“去年冬天一场停电后,验光设备突然重启,差点把客户的验光数据全弄丢。”她清晰记得,2020年刚开店时,三天两头跳闸,价值数万元的设备成了“摆设”,不得不手写记录客户信息。
而奶茶店老板陈华的前期调研差点让他放弃入驻。“朋友劝我别来,说这里‘电压像过山车’,果然开业第一天就跳闸两次。”他苦笑着回忆,改造前制作沙冰的机器常因电压不稳自动停机,高峰期出杯速度慢常遭顾客抱怨。
面对商户的 “用电焦虑”,索溪峪街道迅速行动,牵头搭建政企民 “连心桥”,一方面加大向区级包联领导汇报,统筹调度区、乡两级相关部门加快推动各项工作;另一方面与区住保中心、国网武陵源区供电公司紧密沟通协调,将供电改造列为 “为民办实事” 头号工程。经过多方协调,政府、供电公司及业主三方共同筹集330万元资金,为商业城电力改造工程的全面启动注入强劲动力,困扰商户八年之久的用电难题得以解决。
为了让改造工程切实解决群众用电痛点,街道联合喻家嘴社区深入商业城开展实地调研,逐户走访收集商户用电诉求,争取群众理解与支持;区供电公司迅速响应,调配专业技术团队,对供电系统进行全面检测评估,深入排查供电设施安全隐患,为电力改造工程提供技术保障。
“此次我们对商业城配电房进行了全面升级改造,在维护原有变压器的基础上,还新增了8台高压柜与18台低压柜,彻底革新供电硬件设施,构建起智慧用电监测系统。”国网武陵源区供电公司配网管理部负责人滕昕哲介绍,“改造完成后,商业城用电状况将大幅改善,以往频繁停电的问题将彻底解决,商户和居民有了更加可靠的用电保障。”
如今,走进商业城,商户们的店铺灯火通明,电器设备平稳运转。唐有国的水果店冷藏柜持续制冷,水果新鲜如初。“改造后电压稳定多了,我们也能安安心心地做生意了!”唐有国开心地说道。
胡小华的眼镜店里,崭新的焦度计平稳运行。“设备再没闹过‘脾气’,上个月还接了一批景区导游的墨镜团购单。”她轻触触控屏,验光数据实时上传云端。而陈华的奶茶店迎来了“逆袭”,改造后新增的3台沙冰机让出杯速度提升一倍,店内日均销售额翻番。
“民生工程就要让群众当阅卷人。”索溪峪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街道将持续深化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以“群众点题”为导向,推动更多惠民工程落地见效,切实把群众的“问题清单”变为“满意答卷”。
来源:武陵源区融媒体中心
作者:张婷
编辑:毛娟
本文为武陵源新闻网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