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风景中的“幸福车” 武陵源城景乡客运 一体化绘就民生振兴新图景

来源:武陵源区融媒体中心 作者:周兵 罗诗雨 编辑:覃蕾 2025-08-26 16:11:39
—分享—

武陵源区融媒体中心8月26日讯(通讯员 周兵 罗诗雨)“三千奇峰拔地起,八百秀水绕城流”。在风光旖旎的武陵源,一条条通村连景的公路上车流畅达,一辆辆穿梭于山水间的客运班车满载欢笑。近年来,武陵源区以城景乡客运一体化改革为抓手,让交通脉络与山水风光深度交融,不仅织密了便捷出行的“保障网”,更在“路在景中延,车在绿中行,人在画中游”的诗意场景中,书写着文旅融合与乡村振兴的崭新篇章。

顶层设计“一盘棋”,筑牢民生出行根基。“没想到客车真能开到家门口,‘抬脚’就能上车!学生上下学方便多了,我们办事也省心不少!”8月25日,坐在黄河村的客运班车上,村民的喜悦溢于言表。这份便利的背后,是武陵源区对客运改革顶层设计的精准谋划。

为破解城景分割、城乡出行不便等难题,武陵源区委、区政府将城景乡客运一体化改革作为民生工程重中之重,先后出台《城景乡客运一体化发展规划》《示范区实施方案》等系列文件,为改革锚定方向。针对改革中的难点堵点,多次召开专题会议攻坚,借鉴湖南汨罗、桑植及湖北远安等地成功经验,创新构建“城乡客运+城景客运”融合网络,形成“城景线+乡村线+景区线”三位一体运营体系。

在运营网络布局上,创建期精准落地“2+10+5”线路,远期优化为“5+6+5”布局,确保服务全域覆盖。以共享模式利用各门票站现有停车场作为始发站场,既避免重复建设造成的资金浪费,又有力保障站场安全符合标准;投入800万元专项资金治理安全隐患,完善护栏及标识标牌,为群众与游客筑牢出行安全防线。

城乡畅通“双循环”,幸福班车惠及民生。“以前孩子上下学,交通费用要‘政府补1200元+家长出1600元’,压力真不小。现在线路开通后,票价降了一半多,家里负担轻多了!”插旗峪村民算起了“民生账”。2025年8月26日,索溪峪至李家岗村的农村客运线路开通,配备空调的车辆纳入省级监管平台,每日8趟班次风雨无阻,让偏远乡村群众告别了“出行难”。

改革中,武陵源区坚持“政府主导、部门协同、企业落实”原则,通过公开招标确定张家界易程天下环保客运有限公司为经营主体,依法给予原经营企业合理补偿,实现“零投诉、零上访、零诉讼”的和谐过渡。农村客运公司整合为1家实行公车公营,集约化运营效率显著提升。

对天子山街道黄河村等偏远地区而言,改革更带来“革命性”变化——群众日常出行、学生上下学难题彻底解决。6月4日开通的景区线汽车站至森林公园环景巴士,不仅班次更密集、车型更舒适,票价还下调30%,让游客“下车换乘即达景点”,彻底告别自驾折返取车的繁琐。“现在换乘环景巴士轻松游景区,省时又省心!”游客的点赞道出了改革带来的便利。

融合发展“三要素”,激活乡村振兴动能。交通的蝶变,正为武陵源乡村振兴注入澎湃动能。在协合村,曾经因交通不便“养在深闺人未识”,如今公路畅通、招呼站设施完善,游客纷至沓来,民宿与观光产业蓬勃兴起。中湖乡的鱼泉贡米、协合乡的有机蔬菜通过便捷交通快速运往城区,实现产销高效对接,“交通带动产业,产业反哺交通”的良性循环逐步形成。

“现在交通方便了,农产品能很快运出去,销量上去了,收入也提高了,以后发展产业更有底气了!”种植户的心声,正是客运改革赋能乡村振兴的生动写照。目前,武陵源区已调整优化线路18条,建设农村客运招呼站41个,实现建制村客运服务全覆盖,“交通+旅游+乡村振兴”融合机制持续深化。

从2018年实现农村公路“村村通”,到2023年入选全国“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典型案例,再到2025年城景乡村客运无缝对接,武陵源区用实干与创新,让每一条公路串联田园诗意与景区美景,让每一趟班车承载民生期盼与发展动能。未来,这里将继续深化客运一体化成果,让“风景中的幸福车”驶向更广阔的民生幸福与发展新图景。

来源:武陵源区融媒体中心

作者:周兵 罗诗雨

编辑:覃蕾

本文链接:https://www.wlynews.cn/content/646942/60/15227657.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武陵源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