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湘小伍家”魅力武陵源全国散文诗歌征文大赛147号作品:神奇的武陵源

来源:武陵源区作家协会 作者:方定成 编辑:redcloud 2014-09-28 19:53:42
—分享—

  武陵源三大景区张家界、索溪峪、天子山同属湘西武陵山脉。“这三个地方,从外貌上,从内在联系上是那样密不可分。这三个地方在地理环境上是一个整体,假若有一颗心脏的话,向王的民间传说就是它们的共同的生命。所以概括而言称之为武陵源。”

  从古代至新中国建国初,武陵源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好比“养在深闺人未识”的大家闺秀。直到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国家科考队和中科院地理研究所的专家们才发现了这一处“极具旅游开发价值的处女地”,于是才引起国务院的重点关注和高度重视。这块旅游处女地一旦被开发,便令世人惊叹!这里确属自然界难得的一方旅游风水宝地。她的面世,无需粉饰登场。因为无论从哪一方面来看,她所具有的天资丽色是独一无二的,也无论用什么形容词来描述赞美她,都不算夸张。

  有人赞美她的壮丽,她的磅礴气势,有人赞美她的清幽秀美……我却赞叹她的神奇!

  武陵源不愧是天下第一奇山。这里的山峡、峰、谷、水、洞都是非常神奇的。武陵源有好几十个风景点,每一个景点都有一个或几个神奇的传说,而且这些传说都以向王为主线贯穿起来了。

  武陵源对外开放不久,我就踏进了这块神秘的处女地。我们先以索溪峪作为第一个游览点,再去张家界,然后绕道桑植去天子山。虽然行程时间只有五天,所看到的景点也不到十分之一,然而都给我留下了美好而难忘的印象。

  听当地人说:“武陵源有奇峰三千,其实又何止三千?踏上索溪峪,极目远眺,只见一座座石峰拔地而起,每一座石峰孤峰独立,千态万状,形成一大片一大片的石峰群。而且每座石峰全是由片岩叠成。这些石峰的平均高度为一百五十多米。其中数金鞭岩最高,岩呈菱形,直上直下,绝对高度有三百多米。抬头仰望,看不到峰顶。恰是深秋季节,极目眺望,到处是色彩斑斓,山染秋霜林织锦,地铺花朵径披霞。那一地的斑斓,似熊熊烈焰,如灿灿晚霞。尤其是那一座座石峰在夕阳映照下,金光闪耀。置身其境,怎能不心醉?怎能不赞叹这绝美的武陵秋色。我想:纵使天宫织女,也织不出如此壮美的彩锦!

  武陵源的美景实在太多太多,自不必去说,且说武陵源的神奇吧!武陵源的石峰、武陵源的洞、武陵源的水、武陵源的物产以及关于向王的传说,都令人感到非常神奇!

  抵达索溪峪的当天下午,我们先去了观音洞,然后去了黄龙洞。观音洞在慈利县地界。洞口宽约二十米,高约三十八米。抬起来,见洞口悬着一口巨大的石钟。那石钟口径约两米多,钟顶为一圆柱,直径不过四十公分,钟内为实心,估计重约三吨。石钟上长满了青苔,缠绕着藤蔓。奇怪的是:洞口这么高,这么重的石钟全靠那一截约四十公分长的石柱悬吊在空中,真的好险!如果是打凿的,倘若钟顶的那一截圆柱断裂,打凿的工匠岂不会压成肉饼么?

  观音洞虽然长不过六百米,但是洞内好宽好大,足可以容纳两三万人。从洞口依次进去,洞里有天桥、有梯田、有瀑布、溪流,还有阴河。洞内的钟乳石,有的向上竖立,有的从洞顶石壁悬吊下来,只是那些钟乳石可能含有少许泥土,并不是很晶莹透亮。然后再进去就是十八罗汉拜观音。观音菩萨一只手托起净瓶,一只手的拇指与食指捏着一根杨柳枝,安祥地坐在莲花宝座上。在她正前方的宝座下是十八罗汉。这些由钟乳石天然形成的石像,一个个形神兼备。我们借着洞里的灯光凑上前去细细观察,却看不出丝毫雕凿的痕迹。

  从观音洞出来,我们又驱车前往黄龙洞。黄龙洞也是在慈利县,位于慈利西北方向喻家嘴乡的一座山上。黄龙洞与观音洞完全不同。黄龙洞洞口狭小,一个人还要弓着腰才能进去。但进去以后才发现它要比观音洞大好几倍。洞内总面积估计至少有三百多亩,长三十多华里。大洞里面还有若干小洞。就象一条大河的支流,无法统计。洞内有山,山上又有洞,可以说是大洞套小洞。山上又有山,山谷中有水,洞中有河。简直就是一座地下迷宫。洞内有龙王宫、水晶宫、仙人堂、石琴山、天仙水、响水河六大景区。洞内的钟乳石有的呈乳白色,有的呈淡黄色,有的呈翡翠色,有的呈墨绿色、淡红色。那些钟乳石千态万状,有的向上竖立,有的从洞顶倒吊下来,酷似严冬的冰凌;有的象好长好长一串串由大而小的冰糖葫芦;有的象莲花,重重叠叠拔地而起。有的象身着霓裳的仙女,在七彩灯光的照射下,更加绚丽夺目。更令人奇异的是那洞中有河,而且这河又大又深。站在上面向下看,下面是悬崖断壁,河水滔滔翻白浪,奔流飞泻。导游小姐告诉我这条河有五百多米长,深几米至几十米。在洞内,我们还看到了一根白中透黄的石柱,它耸立在洞中山巅,看上去酷似寿星,秃头长须,身子微倾,一只手臂弯屈,拇指与食指捏拢,似乎在掐指计算告诉人们:他在洞中屈指一算已有两亿年了呢!

  寿星所在的位置,就是龙宫的入口处。在它的后面,竖着几十根巨大的钟乳石柱,其中一根约有十多米高,呈墨绿色。石柱周围全都象银针,约有二、三十米高,矗立在洞中,其余则高低不同形状各异,好象戍守龙宫的侍卫。经过石柱再转过一个山角,眼前豁然开朗,可以看到山脚下有一座圆形大厅。大厅中央那宝座形的石台上,就是龙王。它旁边的石柱是随臣,龙王的形象酷似电视剧《西游记》中龙王的形象。龙宫好高好大,听黄龙洞的工作人员说其面积约有一万三千多平米,有的象白塔,有的象宫中舞女,有的象百官上朝。让人惊奇的是:在通往龙宫的几十米长的甬道两边,各有一排高矮大小相同的石柱排列非常齐整,俨然宫廷卫士。

  过了龙宫,在龙宫上面的山顶上,有两口池塘,一口是金花池,一口是银花池。池水清澈见底,在圆盆形的池中,有满地的金花,每朵花有杯口大,而银花池内的银花,全呈乳白色。

  因天色已晚,刚看完龙宫,我们只好返回。其它几个景点就没去了。回到招待所,这里的工作人员告诉我:在整个武陵已发现的天然溶洞就有一百二十多处。那时,已开发的仅有七个。这些溶洞都是人们根据洞内钟乳石的形态特征给命的名。

  如果说武陵源的洞府是世间罕见的神奇景观,那么,武陵源的山,武陵源的石峰,还有关于向王的传说更是令人惊叹!

  第二天一早,我们坐景区的小车从军地坪出发,溯甘溪而上去十里画廊。车子在蜿蜒曲折的山路上爬行,沿途可见甘溪两岸花草树木色彩斑斓,山上石峰无数,形成延续不断的峰林。抬头仰望,还可望见高高的悬崖上一些溶洞的洞口。司机说:“好多溶洞里常有巨蟒野兽出没,当地政府怕有的人去冒险,组织群众把一些大洞的洞口堵塞了。”再上去,穿过一条长长隧道,路上,因地势险要,行车速度较缓慢。这里的公路,全是在石壁上凿出来的。我不时把头伸出窗外四处探望。脚下是万丈深渊,头顶上只见几百米高的陡壁悬崖如斧劈刀削。抬头望去,觉得似乎要压下来。

  车子走了大概十多华里,地势才越来越开阔。司机提醒我们:“已开始进入十里画廊,大家注意仔细观看。”热情的司机边开车,边给我们作介绍:“大家看那前面就是天棺岩。”猛一抬头:“哇!”那三百多米的悬崖上,那不是两口棺材吗?跟民间的棺材完全一样。那两块并排的长方形大岩石,呈黑褐色,一头略高而大,一头略小而低,其中一口好象那棺盖已推开了大约一尺。所有的石岩石崖全部是灰青色,唯独那两块象棺材的岩石是黑色,就跟民间的棺材刷了黑漆一样。司机告诉我们:“传说向王当年反叛朝廷,被官兵征剿,可在紧要关头,向家父母不幸双双去世。向家兄弟担心官兵来剿,决不会放过二老的坟墓,不知如何是好。夜晚,正在向家兄弟一筹莫展之间,多亏了那位曾经几次给向王托梦的白发银须的老人出现。老人一出现,灵堂里的灵柩不翼而飞,只见夜空中一道红光,落在这里的一处悬崖顶上就不见了。到天明,人们才发现,那灵堂里的灵柩,竟安然放在那高高的悬崖顶上。”

  小车载着我们边看边继续前行。向西望去,有两座石峰最引人注目。那左边的石峰好象一只翘尾的虎,正向着云端嘶声长啸。司机说:“这就是‘猛虎啸天’。”司机指着它对面的石峰之巅那两个黑色的石头问道:“你们看,那两个石头象什么?”我们不约而同说:“那不是两只老鼠吗?”司机说:“对,那叫‘锦鼠观天’。”坐在我后面的老范禁不住喊起来:“啊!真的太象了!”于是,带着相机的,连忙打开相机,对着那悬崖顶上按下了快门。

  过了“猛虎啸天”和“锦鼠观天”,再转一个弯,这时在我们前方约三百米处突现一座石峰,起初望去,觉得那座石峰极象一个驮背老人。可越是靠近,倒觉得那老人背上好象背着一个背篓。离石峰越近,那老人的形象越来越清晰,越来越逼真。尤其是那人物的面部,那微微凸现的眉棱骨,还有那眼睛、鼻子、嘴巴、耳朵,真的好象好象,可以说是活灵活现。还有那下巴下面吊着的枯黄的草,好象是胡须。司机说:“那是‘采药老人’,传说采药老人原是向王身边的草药郎中。自从向王与官兵交战以来,他天天采药救护向王手下的伤员。那天,他刚采了一背篓药,路过神堂湾时,听说向王跳下神堂湾死了,老人惊呆了,气呆了,脚也走不动了。就这样佝偻着身子,呆呆地望着神堂湾,久而久之,化成了一尊石像。”

  我不由慨叹:索溪峪石峰之象形,已完全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境地。武陵源之行,给人们留下的谜实在太多太多。那十分神奇的石门、石桥;那深不可测,只听得金鼓齐鸣人喊马嘶,宛如千军万马对阵厮杀的神堂湾;那一千四百多米高的天子山上的海贝、小鸟、鱼类和树叶的化石……给世人留下的都是永远难以破解之谜。

  在返回途中,一路上我在思索:若是乡亲们问起武陵源,我该怎么描述呢?我只能说——

  武陵源,是一幅绝美的画;

  是一座无法估价的艺术宝窟;

  是一首意境深邃、韵味无穷的诗;

  是一支扣人心弦,令人震撼的歌;

  是一个旷世神奇,永远也破解不了的谜!

  作者为湖南省益阳市人。

来源:武陵源区作家协会

作者:方定成

编辑:redcloud

阅读下一篇

返回武陵源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