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聚焦文化旅游:要有内涵亚要有创新

来源:中国旅游报 作者:程乃珊 编辑:redcloud 2011-11-21 11:03:25
—分享—

    花园式洋房、石库门里弄,它是申城市井文化的集锦地;抗战遗迹、红色之源,它是中国革命的发源地。多重身份和文化层次赋予了上海这座城市独特的韵味,也让我们可以从不同角度发现它的美,在深厚文化积淀上寻得丰富的旅游资源。

    我在上海成长,对上海有一种特殊的感情,也已经将海派文化深深植入创作之中,海派文化的丰富内涵往往是我的创作之源。

    里弄春秋:市井文化缩微图

    “一个城市的心灵节奏,是历史与感觉的互动,而那一度遍布上海沿街的曲曲直直、左穿右拐的里弄,恰巧就是上海俗文化,又称市井文化的温床。”这是我在博客里描述的上海弄堂,我把弄堂形容为上海人的樱桃园,它的地位崇高,也却正在渐渐消逝。君不见,小小弄堂里藏龙卧虎,几乎家家是故居,间间可作纪念馆。君不见,小小弄堂里家长里短,炊烟袅袅组成一幅旧上海平民生活的真实画面。在我心目中,弄堂可谓上海近代城市文化的图腾,是解不清、摸不透的海派繁荣的密码库。

    革命传奇起源地渔阳里、海派建筑经典地霞飞坊、文豪云集处景云里,每一处都有着传奇故事和历史渊源,它们是旧上海文化孕育的摇篮。更多的里弄里安居着普通市井人家,他们的生活方式深深地烙印在石库门上,也深深烙印在这座城里。我也常常发问:“我们的旅行社,是否已经掂量出分量、包装出让游客流连忘返的文化旅游产品了呢?”

    里弄不仅仅是旧建筑的集合点,同时也是上海海派文化的写真集,是文化旅游的首选,挖掘其中的文化内涵也可以为其保护和传承带来希望。我认为,上海都市旅游,需要精心提炼上海里弄文化经典元素,酿造独具一格的经典上海旅游产品,才能让上海文化旅游大放异彩。

    仓库旧景:抗战历史感人心

    我印象比较深的上海抗战旅游地是四行仓库,在苏州河畔发生的四行仓库保卫战值得大家回顾,也值得好好挖掘。

    我也曾撰文写过关于苏州河的抗战历史——(《苏州河——上海故事从这里开始》)。我的祖父亲历了四行仓库保卫战,当年八百壮士退入四行仓库内孤军作战,唯一的退路是由四行仓库冲过北西藏路进入中国银行仓库西门,可是没有谁敢冒着枪林弹雨去开门。作为银行高层的祖父正准备和谢晋元商量对策,决定驾车至老闸桥,然后冒着流弹步行过桥,直抵仓库东南门。当时共有三名工友坚持留守该仓库,祖父与他们谈及十九路军困境,其中一位工友自愿冒着枪林弹雨往返于西仓库取来钥匙去西门拔去门闩,八百壮士才得以持械奔出,进入中国银行仓库的安全地区。

    让祖父感到终身遗憾的是,他没有记下这位工友的名字,给予嘉奖。他的名字应该载入史册。我记得祖父说过,当时保卫战中还有女童子军,这段历史很悲怆但很有教育意义。

    上海有丰富的抗战历史遗迹,是一座红色文化的宝藏,红色旅游产业更加丰满。“一大”“二大”会址、毛泽东上海故居等都是知名红色景点,实际上,上海的很多弄堂也是红色旅游景点。《新青年》诞生地的渔阳里,也是中国共产党的孕育地。许多弄堂孕育了红色杂志,成为地下组织的藏身之所。

    旧景新意:文化旅游共繁荣

    我十分认同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这是做大文化、做大旅游的最佳途径。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是旅游业兴旺发达的源泉,旅游又是文化传播和传承的有效载体,二者完美结合、相互促进、融合增值已成趋势,而这种结合的关键在于创新、融合,最后达到提升。其中,创新是首要,必须让深厚的文化底蕴焕发出新的光芒,在新时代里为过往文化遗产寻找新的历史定位,同时结合旅游市场的需求开发具有内涵的旅游资源。例如,开发文化创意旅游,现在对多伦路文化名人街、“上海音乐谷”周边的道路、绿化、环境整治等都是值得赞赏的。

    旅游和文化是不可分割的整体,以文化为核心,创意为手段,依靠旅游载体,形成文化旅游的产业链,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才能真正形成具有上海味道的文化旅游。

   责任编辑:邓道理

来源:中国旅游报

作者:程乃珊

编辑:redcloud

阅读下一篇

返回武陵源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