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时评)不要让“强捐”变成“亵渎”爱心的工具

来源:武陵源新闻网 作者:杜修庆 编辑:redcloud 2013-05-23 15:21:33
—分享—

  5月21日,一条《江苏红会副会长称“强捐”不过分,捐款者系财政供养人员》的消息迅速在网上传开,先后有200多家网站转载此消息,同时广大网友和博友对此展开了强烈的质疑和尖锐的评论。

  据《南方都市报》报道 江苏盐城下辖各县市区以文件形式要求各级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干部职工等为当地红会的“博爱万人捐”活动捐款,遭舆论质疑。对此,江苏省红十字会党组书记、副会长李新平日前回应,这些财政供养人群的收入相对稳定,对他们提这样的要求,“我觉得一点不过分”。

  看完这条消息,我没有联想到博爱、奉献、助困解难等词语,只有三个字从脑海里崩了出来,那就是“被捐款”。捐款、募捐、奉献爱心的前提基础是自愿,是捐助者、捐赠人在自愿的原则下自觉奉献爱心,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给他们关爱、关心和扶持,助他们早日走出困境,感受到整个社会大家庭的温暖。

  “强捐”,言下之意非常明显,无所谓自愿与否,你捐也得捐,不捐也得捐。而且还以文件的形式下达捐款指标任务,采取直接从工资里扣除的方式捐款,更是让人不能理解。捐与不捐只是态度问题,充其量只能受到道德和良心的谴责,但直接扣除工资,强行捐款的做法,最多只能算是一些地方所谓的“规定”、“条例”或者“制度”,违法与否暂且不讨论,至少违背了别人的意志,违背了爱心奉献的初衷和意愿,除了给人一种“被强奸”的感觉,还能有什么?

  当“汶川”、“青海玉树”、“冰灾”、“洪灾”等自然性灾害不期而至的时候,全国上下总能掀起抢险救灾的高潮,总会涌现出一件又一件感人的故事,上演一个又一个温暖的画面。各族人民紧紧地站在一起,牢牢地抱成一团,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为他们祈祷,为他们祝福,给他们力量,给他们战胜灾难的信心和勇气。根本没有捐与不捐的过多思考,更没有捐多捐少的指标限制,同样完成了一次又一次伟大的创举,度过了一个又一个难关,没有“强捐”的画面总是那么温馨和谐,温暖感人。

  “强捐”现象的出现,值得我们深思,“强捐”背后的原因,值得我们谈讨。笔者不想谈及“郭美美”、“捐你妹”等话题,只是希望相关部门要高度重视,充分认识到“强捐”问题,分析找准问题的原因,坦诚用心解决问题,方能提高声誉,增强公信力,消除质疑,取信于民。

  “强捐”刺痛了人们的心,伤害了温暖的情。打住“强捐”,请不要再让人们在捐与不捐,捐多、捐少的思量线上犹豫徘徊,更不能让“强捐”变成“亵渎”爱心的工具。

来源:武陵源新闻网

作者:杜修庆

编辑:redcloud

阅读下一篇

返回武陵源新闻网首页